|
学院简介
旅游与会展学院创建于1994年,是四川省最早开办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设旅游管理(本科)、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酒店管理(专科)专业,是成都市旅游人才培训中心,成都市中高级旅游人才的培养基地。其中旅游管理专业为省级、市级及校级特色专业,旅游学院还拥有旅游管理省级教学团队,四川省创意型旅游人才培养创新基地等省级和市级教学质量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斐然,完成多项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研课题,是世界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正式成员,具有重要的国内外社会影响力。 旅游与会展学院与政府和行业合作育人,搭建了多个平台:在成都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都市旅游局与成都大学联合组建了成都市旅游人才培训中心,由旅游学院具体实施,提供旅游培训、旅游策划规划和行业资格认证等系列专业服务。2009年,学院负责组建了成都市旅游产业促进中心,下属人才培训、信息咨询服务、规划设计研究等机构;2013年9月,旅游学院申报的“四川景观游憩研究中心” 通过四川省教育厅评审,正式成立;2014年1月由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议》杂志社、成都市博览局(成都市贸促会)与成都大学共同发起成立的“成都会展经济发展研究院”落户旅游学院,2014年3月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成都研究中心落户成都大学旅游学院。学院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专业设置科学合理新颖,并形成了以培养创意型人才为核心的“一三五五”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建有国内一流的仿真型旅游酒店实训中心,创建了“校内—校外—海外”三级实习实践体系。学院与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型旅游、餐饮、商贸企业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美国、新加坡等国的高星级酒店建立了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和实习基地。学院与四川旅游发展集团、成都博览局(即前成都会展业发展办公室)等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践和就业开通了畅通渠道。学院牵头学校文化创意大专业平台,全面整合了文化产业相关政府、企业及学校资源。学院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着力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意性实用型技能,就业竞争力强,历年来各专业就业率均超过96%。
CCTV西部旅游频道聘诸丹院长为CCTV西部旅游频道总策划
旅游学院与中国银行、中国银联签署战略协议,联合发行熊猫卡、最佳旅游护照
旅游学院与四川旅游发展集团签约
旅游学院学生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中获奖
旅游学院学生获第三届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大赛金奖
旅游学院规划设计虚拟现实实验室
成都会展经济发展院落户旅游学院
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41人教 授:8人副 教 授:10人博 士:11人硕 士:23人双师型教师人数:18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
教师代表
练红宇:教授,主持和参与课题研究40余项,曾获省、市教学成果奖及市科技进步奖。成都大学首届十佳优秀教师。
寄语: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张学权:教授,博士,主持和参与课题研究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获各类成果奖10余项。
寄语:爱护环境,践行生态,做一个生态文明人。
邹高禄:香港大学哲学博士,教授。代表作品发表于地理科学,Energy Policy,Energy Sources: Economics杂志。
寄语:希望同学们健康快乐成长!
贾岷江:教授,管理学博士,涉猎六个专业的学习和教学,曾在企业工作六年,主要研究方向:会展经济与管理。
寄语:帮助他人,成就自己。
刘亚玲: 博士,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成都会展经济发展研究院会展活动部部长。长期致力于民族文化、文化产业领域。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5篇。
寄语:历事炼心,以心成事。
刘婕:副教授,博士。研究领域:旅游产业经济、旅游企业管理、旅游电子商务。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寄语:活在当下,志在远方。
教学工程项目及荣誉
省级、市级、校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
市级、校级精品课程:旅游市场营销
四川省创意型旅游管理教学团队
四川省创意型旅游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四川省质量工程综合改革项目“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改革”
省级教改项目:基于行业“三种能力”需求的景观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获奖情况:
校内-校外-海外三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跨学科构建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新模式——第七届高等教育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构建大专业平台,创新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成都市第二届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获得三等奖
培训基地及科研成果
校级实习实训基地: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管理局、成都宽窄巷子特色街区管理委员会、成都市旅游产业促进中心、成都新东方展览有限公司、成都市植物园、三圣乡园林植物及观赏花卉基地
省级创意型旅游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校级实验示范中心:文化创意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科研项目:城乡统筹进程中土地、资本和劳动力整合机制研究
省级科研项目:四川省山地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四川乡村旅游高端形态研究、基于“智慧旅游”发展需求的四川旅游公共信息化服务体系创新建设探析、创意旅游在四川古镇文化旅游业中的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民生视角”的大中型水电工程移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指数研究
成都市哲社奖:自驾车旅游交通行为分析、成都市11条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示范线旅游发展研究报告
成都市科技进步奖:乡村旅游规划技术创新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和应用
四川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教育智慧视域下的导游培养
专业介绍
旅游管理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创意型旅游管理人才,通过系统化理论教学和三级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为全面的旅游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管理素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成为具有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策划、旅游市场经营等专业能力的创意型旅游管理人才。
主干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线路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导论、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商品开发、旅游电子商务、商务英语、旅游规划与开发、导游业务、会计学原理、旅游文化、旅游心理学、旅行社管理、旅游经济学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在各级政府旅游职能部门、各类旅游企业(如跨国酒店集团、高端餐饮会所式企业、机场、国际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等)、大型企业的客户部门、会议展览中心,以及相关教学科研单位就职,从事具体的服务、管理、策划、营销或咨询等工作。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文化产业管理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人文知识,具有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策划、文化市场经营能力,能在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机构、艺术产业机构、文化媒体等部门从事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策划、文化市场经营等工作的创意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
主干课程:文化创意产业导论、创意思维训练、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平面设计软件、构成创意、CIS形象设计、文化市场营销、品牌管理、演艺娱乐经营管理、文化产品开发与经营、文化消费学、艺术鉴赏、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资源概论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一是市场方向,为文化企业、文化产业集团各相关行业提供服务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包括文化传播公司、政府机关、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报业、出版业、音像制品等)、文化旅游业、广告业、文博展演业、娱乐业、网络文化与动漫游戏等,主要从事文化资源开发、文化市场运营、文化产品策划等工作。二是满足文化事业管理需求,提供从事文化事业管理和公益性文化产品策划营销的管理人才,主要从事文化艺术管理、文化交流与传播等工作。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会展经济与管理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会展策划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和多学科跨行业知识结构,具有会展业策划、设计、管理的基本能力,富有创新意识和国际会展视野,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和会展业发展需要,能在会展企事业、相关管理部门等从事会展的策划、设计、运营管理等工作的创意型会展策划设计人才。
主干课程:会展概论、会展市场营销、展示空间与设计、节庆活动策划与管理、建筑与室内设计基础、会展广告设计、会展项目策划与管理、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造型艺术、会展实务案例与发展前沿、会展管理学。
就业去向:展场馆毕业生可在会展业、旅游业、设计业、广告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各类文化与公共管理部门、公共关系部门与发展开拓部门,从事会展策划、设计等工作。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学院近几年毕业学生主要就业单位介绍中铁二十三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
四川牵手国际导游服务公司
四川省中国国际旅行社
四川省中国旅行社
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
四川外经公司
成都传媒集团
成都井上商院林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廊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成都绿庭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昆明兰德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宏兴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濮阳诚德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学院优秀校友介绍廖文君:旅游管理专业,欧盟全额奖学金 法国里昂第二大学 Business交流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成都大学“十佳大学生”第一名;两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C类二等奖;
付丹:旅游管理专业,现任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区域经理。
刘振华:旅游管理专业,自主创业,曾因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被华西都市报大版面采访报道。现任成都君盛元熙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学院咨询电话、咨询地点及网址咨询电话:028-84616024028-84616900咨询地点:41074222学院网址:http://lywh.cdu.edu.cn/
来源/成都大学招生办
微信编辑/郑璐
做有温度的新平台C成都大学官方微信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我们欢迎您的投稿,投稿邮箱:1727335007@qq.com。
您的问题和建议也可直接回复微信,成成将及时处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浏览旅游与会展学院官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