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都大学新闻与传播2021年真题全解析

[复制链接]

101

主题

123

帖子

53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7:4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style="visibility: hidden;">
                    
                    
                    
                    
                    
加入有往公益群,和大家一起进步 ▼
详情请加丨
22级新传考研QQ总群:699258702
22级西财QQ群:704052657
22级成都理工QQ群:622029569
22级成大新传QQ群:1040202904

成都大学 2021届 334

一.名词解释 (5×4=20分)

1.组合报道
组合报道是指围绕某一新闻事件或同一新闻主题,将不同内容、形式甚至不同来源的多篇新闻稿件或相关素材,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以组合架构的方式一次性集中刊发的深度报道的形式。组合报道旨在通过对各种信息的组合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其特征是规模的整合性、报道事实的完整性、报道体裁的多样化、报道主题的统一性。组合报道的表现方式不拘一格,多样灵活,媒体联动、区域整合等不同信息发布形式的运用都可以打造出深刻鲜活的组合报道。

2.效果广告效果广告是指引起了消费者购买欲望并促使了这种欲望转化成购买行为,通常被称为“欲望经济”;其侧重点在于借助广告迅速产生实际的销售增加和利润增长的效果,或者引发消费者的其他实际行为。由于这种对短期效果的追求,效果广告希望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和最精准的程度触达目标消费者,这就要求广告主或传播媒介能够精准地找到目标消费者。
3.华尔街日报体“华尔街日报体”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又称焦点展开结构,是《华尔街日报》头版上常见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尤其适用于非事件性新闻或宏观报道,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合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南方周末》的很多文章都有“华尔街日报体”的风格和特点。
4.非事件性报道 非事件性报道指的是对“非事件性新闻”进行的报道,非事件新闻,即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性情况、倾向或经验等的新闻表达形式。其报道具有:1.规律为主,事件为辅;2.新闻性为主,时效性为辅;3.时机性为主,及时性为辅;4.多个事实为主,单个事实为辅;;5.写实为主,议论为辅;6.揭示实质为主,描写现象为辅的特点。

二.简答题 (15×2=30分)

1.采用匿名消息来源需要主要注意的环节

新闻媒体通常不接受匿名的要求。因为投入大众传播的新闻信息应该是不被隐藏、不被掩饰的。美联社就公开声明:通常情况下我们不接受匿名的要求。但是,在面对一些特殊状况时,媒体不得不接受匿名的要求。在接受消息来源的匿名要求时,一系列专业工作要随之展开,包括:
(1)有限匿名,明确告诉消息来源,他的匿名要求只能在公开报道中得到实现,而他的真实身份至少要报告给媒体的决策层,并且应该告诉消息来源相关的法律方面的规定。
(2)不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对身份确定的人物与机构进行批评与指责。因为这样的做法一旦涉及法律纠纷,媒体就难以避免在遭遇诽谤指控时承担法律上的连带责任。
(3)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对事情进行描述时,应该有其他来源证实匿名消息来源的说法。
(4)需要明确告诉消息来源,一旦他的匿名信息遇到法律纠纷,媒体会遵从法律程序。
(5)要求证据:请注意要求消息来源提供证据证明他的说法,否则,你很可能被误导。


2.网络用户生产的特点及影响


    UGC(User-generated Content)指用户生产内容,即网友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UGC是伴随着以提倡个性化为主要特点的Web2.0概念而兴起的。它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业务,而是一种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新方式,即由原来的以下载为主变成下载和上传并重。YouTube、B站等视频分享网站都可以看作是UGC的成功案例。
一、UGC模式的特点
  • 用户既是受众又是传播渠道;
  • 传播力相对强;
  • 一般与其他主题活动配合开展;
  • 达到病毒传播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
    [/ol]二、UGC的影响
  • 打破传统媒体垄断格局,参与公共议程设置;
  • 多元意见表达,凸显媒体公共领域功能;
  • 非制度化新闻生产,突破“社会顺从”
    [/ol]

    三.论述题 (30分)

    利用数字代沟的概念,简述数字反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延伸阅读成大新传21真题解析 | 数字代沟,数字反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四、操作题

    1.“纪念建党100周年”你以四川省电视台“四川观察”编辑的身份,就“纪念建党100周年”融媒体专题报道策划,写一篇报道策划。(30分)

    答案:略

    2.评论,800字 (40分)
    背景:外卖小哥为追求时间,屡次发生事故.........

    延伸阅读《被困在“系统”里的不止骑手,还有随处可见的你和我!》


    成大新传 21届 440

    一、名词解释 (5×4=20分)

    1.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理论最早来源可以追溯到李普曼《舆论》一书中, 1968 年,麦库姆斯和肖在北卡罗莱州的查普尔希尔对美国总统大选进行调查,研究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的影响,并于 1972 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麦库姆和肖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

    延伸阅读经典理论专题01|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变迁


    2.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以土地、劳动力、资本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不同,数字经济是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数字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


    3.伯明翰学派
    文化研究学派又称“伯明翰学派”,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所。该学派将传播活动同文化现象联系起来考察,专注于社会关系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普遍异化进行批判,唤醒主体意识,揭示大众传媒为占统治地位的利益和意识形态服务的倾向,并考察受众符号解读的多样性。

    延伸阅读想要考到400+?你需要学会批判学派的降维打击!


    4.数据新闻
    数据新闻(Data news),又称数据驱动新闻,数据新闻记者墨科·劳伦兹将其定义为一个工作流程,它意味着深入数据之中,对数据进行清洗、结构化,为特定的目标进行数据过滤,以及通过可视化来完成报告。数据新闻是指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数据新闻是在大数据的技术背景下产生的。数据新闻是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报道形态,是数据技术对新闻业全面渗透的必然结果。例如央视《数说命运共同体》、《“据”说春运》等等。

    延伸阅读每日一背 | 新闻实务03:数据新闻


    二、简答题  (10×3=30分)

    1.简述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大众传播功能的观点和特点

    (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任何一种问题、意见、团体乃至人物或社会活动,只要得到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这种地位赋予功能,会给大众传媒支持的事物带来一种正统化的效果。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大众传媒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之于世,能够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从而起到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
    (3)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现代大众传播具有明显的负面功能。它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当中,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延伸阅读:21教材带读|传播学04:人类传播的五大类型


    2.简述信息茧房的含义以及其在新媒体时代的新特征  

    延伸阅读直击考点19|信息茧房,你肯定还遗漏掉了这个答题点!


    3.简述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主要模式
    媒介融合带来了信息传播模式的变革,使新闻信息的生产由传统的单一形态向多元互动的全媒体信息生产形态转变,进而重构新闻采编人员结构及工作流程,在采编主体及地位、信息流通机制、媒介产品生产方式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全新的新闻报道模式。这个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三大阶段,形成了三种主要的融媒报道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媒介融合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

    一、“互联网+”模式:传统媒介的网络化转型

    二、“中央厨房”模式: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报道成为主流

    三、“沉浸新闻”模式:全球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新趋势


    三、论述题(15×3=45分)

    1.意见领袖在新时代的特征

    延伸阅读成大新传21真题解析 |意见领袖在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2.5G技术给未来新闻生产带来的变化

    一、定义

    5G技术全称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目前最新的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也是互联网技术的一次巨大突破和变革。5G技术通过其自身网络实时传播,具有高速率、高容量、低时延,低能耗特点实现信息传播的极速传达与媒体融合的加速化。5G技术的成熟运用给人们带来便利体验同时,也成为媒体融合创新传播方式与方法的助推器。

    二、5G时代对新闻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5G 时代媒介智能化传播
    “智媒时代”技术背景是物联网、体感技术、地理定位、VR、AR、MR、360 全景技术等在媒体行业的广泛应用,与之前限于文字表达、摄影技术、视频音频技术等的传统媒介技术形式有着显著区别。

    2.5G 时代媒介沉浸与场景传播

    借助 5G 网络为 VR/AR 提供了所需的传播条件,其带来的沉浸式传播体验将突破传统传播形体中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束缚,让用户在模拟环境中难以辨别虚拟与现实的真假,达到信息沉浸式传播。

    3.技术变革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传媒产业与新技术手段的融合能够改变原有的产业发展模式,对新闻传输的形式与素材的呈现提出了新的要求。

    4.全媒体进程不断深化

    自媒体作为全媒体的基础,在5G时代拥有更加强大的支撑力量,全媒体进程的深化也具备更强大的支持。

    5.报道视角的多元

    随着 5G 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新闻报道信息采集、后期编辑与整理过程中,同时报道主体的多元化也为从不同视角切入提升新闻采访过程的全面性提供了支持,从多角度反映新闻信息的状态。

    (二)面临的挑战

    1.行业竞争加剧

    5G 时代媒体融合的趋势愈加突出,媒体的便捷性逐渐模糊,传媒主体的数量增多,不同传媒之间的竞争压力加剧,同时5G时代的来临也标志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做到“万物皆为媒体平台,网络皆为传媒平台”。

    2.人工智能向传媒工作人员提出挑战

    面对新科技力量的竞争,传统传媒工作者面临转型,逐渐从原有的技术型人员发展成为创意型人才,更多参与到新闻工作的前期选材与策划的环节。

    3.防止技术对人的异化

    在 5G 网络、丰富场景、海量应用、超量数据环境下,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将进一步加剧,人们担心人可能成为被迫适应科技要求的工具,可能出现人的物化和自由的丧失。


    3.媒介素养在实证研究中的测量方法

    解析:这道题成为考场上考生普遍的一个难点,实际上这道题考的是如何用实证研究测量媒介素养这个指标,只需要具体回答出研究方法,然后说清楚,媒介素养可以操作化为几个测量的指标即可。

    媒介素养是指在各种媒介环境下获取、理解、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自 20 世纪引入中国以来很快成为新闻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研究热点。随着媒介素养教育的深入,如何了解公众的媒介素养水平,如何评价媒介素养教育的干预效果, 进而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水平等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而媒介素养的测量研究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
    研究方法:坚持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路径,以文献综述法为基础,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深度访谈法,获取经验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 进行量化分析,最终得出研究结论。

    1.文献综述法

    通过全面搜集新媒介素养相关文献,并深入解读部分经典文献,了解媒介素养的相关研究和理论积累,厘清媒介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及提高媒介素养的方法策略,为深入研究媒介素养课题奠定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借助问卷进行抽样调查,了解目前公民媒介素养整体水平及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公民对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自身高效精准获取信息的需求、 态度和行为。

    问卷调查以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调查量表(The 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CTDI)为基础,“该表是衡量批判性思 维的权威测试量表,比较成熟而且被广泛应用。近十年的相关研究表明,CCTDI 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研究者在该量表的基础上,结合新闻传播学专业特色, 参考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情况,对其进行适当修改。分为 8 个部分,共 66 个问 题(测度项),8 个部分依次是基本认知、寻求真相、分析能力、新媒介技能、 道德认知、法律认知、利用能力、批判性思维。

    第一个部分基本认知着重分析公民对媒介特性的一些基本认知能力;第二个部分寻求真相着重分析公民在面对信息洪流时选择性接触以及主动思索的能力;第三部分分析能力着重 分析公民对信息真伪的分辨能力;第四部分媒介技能是着重考察公民日常生活中的是否擅长运用媒介去发布信息以及分辨或澄清谣言;第五部分道德认知是着重分析公民在日常媒介活动中是否会从道德的角度去衡量自己的媒介行为;第六部分法律认知是着重分析公民是否对媒介法律以及媒介违法 情况的了解程度;第七部分利用能力着重分析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对媒介的利用状况以及主要从事的活动;第八部分批判性思维着重分析公民在新媒介环境中批判性的认知及思考能力。

    样本选择:以 2000 名来自全国各地各个年龄段的公民作为样本,分析当代当代普遍的媒介素养情况(男生980 名,女生 1020 名)。由于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比较缓慢,研究者对公民的新媒介素养没有准确判断,需要测试其媒介素养的现状。

    3.深度访谈法

    访谈人群一:普通公民
    选择公民中数个典型作为样本进行单独深度访谈,让他们结合自身的媒介接触经历谈论目前民众在利用各类媒介接触信息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在实际生活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去解决这些困惑,从而有效得提高公民的新媒介素养水平,并就这些策略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访谈人群二:新闻与传播相关学者
    选择数个从事新闻与传播相关学科教育的学者进行访谈,让他们结合自身的研究经验谈当前公民在接触媒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整体特征、媒介对公民产生的影响及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的策略。


    四、分析题(55分)

    1.材料:XXX说网民就是百姓 机关干部要多潜水聊天 体察民意  (25分)

    问:如何理解通过互联网走群众路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在全党部署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申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调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
    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互联网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推动数字经济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不断攀升,充分彰显了巨大的生机活力,充分体现了网信事业成为人民群众展现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新舞台。通过互联网走群众路线,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认识互联网技术在社会监督中的作用和价值
    2.充分发挥互联网凝聚共识、建构网上网下“同心圆”的主渠道作用
    3.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了解民意、开展工作


    2.材料:四川观察的发家之路  (30分)


    问:传统媒体向新媒介转型的挑战和机遇

    解析:这道题实质上考的是媒介融合,答媒介融合的机遇与挑战,同时结合四川观察的案例即可

    延伸阅读《今天,观察观察四处观察的《四川观察》
    延伸阅读《直击考点18 | 关于媒介融合,看看你还有没有哪些遗漏知识点》


    新传带读班

    只需要12个课时,让你掌握《传播学教程》和《新闻学概论》!

    夯实基础从带读课开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